技术前沿 | 健康松树保护,如何精准高效落实?发表时间:2023-03-23 08:55 进入3月,华中、华南等区域一片春意盎然,各地区温度陆续突破20℃,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将进入新阶段。 传统健康松树保护一般采取打孔注干施药的方式,而这种方式受温度条件制约,只能在松树休眠期完成,随着气候变暖,华中、华南大部分区域已无法进行打孔注干保护。 那么,除了秋冬季打孔注干外,还有哪些技术措施可以实现健康松树的常态化保护? 1、常温注干保护 技术创新 专利技术产品,采用纳米级、高渗透、易吸收制剂,突破了常规注干剂仅能在松树休眠期注干的技术壁垒,在松树生长期药剂仍能被树体充分吸收,有效延长了树干注药作业时间,扩大注干剂应用区域。 技术应用 ①常年注干保护: 对需要重点保护的松树或根据防治需要应实施打孔注药的松树,进行打孔注干保护。不受时间、地域、温度等条件制约,全年任意温度条件下打孔注干,药剂均可被树体吸收。 ②“即见即清”+“即清即注”创新注干模式: 对日常监测中发现的疫木(传染源)进行“即见即清”后,以疫木为中心,及时对病死松树周边30米范围内的外观正常的优势松树进行注干保护,在减少注干松树数量的同时,不降低防控效果,从而达到科学、精准防控的目标。 2、媒介昆虫驱避保护 技术创新 根据媒介昆虫生活习性,利用植物源驱虫原理研制出媒介昆虫驱避剂,主要针对媒介昆虫成虫,干扰其在健康松树中取食和产卵繁殖,保障松林的健康生长。 技术应用 ①名松古松的单株驱避保护: 对需要重点保护的松树,在树冠中心挂设媒介昆虫驱避剂产品,进行名松古松驱避保护。 ②重点景区、风景名胜区建立驱避隔离带保护: 在景区外围设置媒介昆虫驱避隔离带,以阻隔潜在的疫情侵入,从而对景区内松林景观进行保护。通过媒介天牛驱避剂的多层挂设,建立一定范围的景区驱避隔离带,保障景区生态安全。 3、无人机施药救治保护 技术创新 生物源复配杀线剂,采用无人机超低量喷洒,药剂通过针叶直吸收,并传输至松树各部位,靶向杀灭松树体内病原线虫。 技术应用 该药剂采用无人机雾化施药,针对重点保护区域,高海拔、作业困难区域,疫区毗邻区域等通过大范围喷施,对感病初期的松树进行救治,有效阻隔疫情扩散蔓延,从而起到对健康松树的保护作用。 以上创新药剂的研发为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带来了新的方法和思路,期待未来有更多的新技术、新方法推动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精准高效落实。
文章分类:
防治知识
|